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宏观经济运行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报告

政策
发布部门:信息补充中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6日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一、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全市生产总值2100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2.5亿元,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100.6亿元,增长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5亿元,增长13.1%。外贸进出口总额431亿美元,增长0.8%。其中,进口总额165.6亿美元,下降5.9%;出口总额265.4亿美元,增长5.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8亿元,增长20.3%。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3441.5亿元,比年初增长9.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2365.8亿元,比年初增长16.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累计上涨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二、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发展速度稳中趋快。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增长10%,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2.6和2.4个百分点,居珠三角首位。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4.1%、11.9%和7.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8.3:3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32.5亿元,增长13%,增幅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2位。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433.1亿元,增长8.7%;石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25.1亿元,增长2.6%,两大支柱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8.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发速迅猛,实现增加值242.4亿元,增长24.9%,增幅高于规上工业11.9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增长10.3%,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显示我市工业企业生产总体情况良好。(二)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0.6亿元,增长19.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5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2位。其中工业投资364.4亿元,增长25.8%,增幅高于去年同期4.5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7.7亿元,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达35%,增长65.6%,增幅高于工业投资近40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453.5亿元,增长15.9%,增幅高于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82.8亿元,增长16%。(三)市场消费保持平稳。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7.5亿元,增长13.1%,增幅呈逐季上升态势,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提升0.8和0.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珠三角第2位。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收入75.5亿元,增长14.1%;零售业实现销售收入579.3亿元,增长14.1%;住宿餐饮业也保持稳步向好态势,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8亿元和51.9亿元,分别增长2.3%和6.8%。(四)财税金融稳健运行。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8亿元,增长20.3%,增速快于上半年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珠三角第3位。其中税收收入150.4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67.4亿元,增长44.6%,非税收入占比为30.9%。国税收入中的国内税收收入296.5亿元,增长17%,增速快于去年同期3个百分点。地税收入56.1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441.5亿元,比年初增长9.6%;贷款余额2365.8亿元,比年初增长16.1%,两项指标增幅均居珠三角首位。银行存贷比达68.7%,高于去年同期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5.9个百分点。(五)价格水平保持稳定。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2.7%,涨幅呈逐季回落态势,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回落1.3和0.8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0.6和0.1个百分点,控制在年初确定的增长3.5%的范围之内。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5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六)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全市2014年195项改革工作要点,已完成42项,即将完成27项,其余126项正按计划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工商登记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改革进一步深化,权责清单、服务清单、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基本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文化惠民卡制度、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仲裁“两化”等改革获批全国试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等有望成为国家试点。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健全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工作协调,推动了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1-9月,全市189宗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4.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7.2%,投资进度高于去年同期0.2个百分点;列入省重点项目82项,完成投资220.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93.2%,投资进度高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投资进度10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珠三角第2位。从分行业完成情况来看,现代产业类项目完成进度要好于基础设施类项目,其中先进制造业及高技术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4.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3.4%,高于全市平均值6.2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80.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83.8%,高于全市平均值6.6个百分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78.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7.8%,低于全市平均值9.4个百分点;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4.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2.3%,低于全市平均值4.9个百分点;农业水利项目完成投资10.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9.2%,低于全市平均值28个百分点(主要受惠东县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和惠东县稔山长排海堤达标加固工程没有动工建设影响);社会事业及保障项目完成投资11.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6.9%,低于全市平均值20.3个百分点(年度安排16个新开工项目中有12个项目未开工建设);生态环保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5.5%,低于全市平均值21.7个百分点(金山、梅湖两个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没有动工建设)。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发展速度仍然不够快。与全省及珠三角城市对比,我市大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于珠三角前列,但与全市自身发展要求对比,发展速度仍不够快。如GDP只实现2100亿元,与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第一阶段3000亿元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仍低于年初人大确定的计划目标(分别低1、0.4和0.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方面,工业生产下行压力加大。受市场价格以及中海炼油和开氏化工近两个月的停产检修影响,石化产业将出现较大程度的负增长;受市场竞争影响,三星电子以及其关联配套企业工业产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四季度形势也不明朗,两大支柱产业增幅走低,导致规上工业增加值出现回落。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市场依然低迷。受上年较高基数和出现个别问题楼盘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幅度呈逐季扩大趋势(前三季度下降13.8%,降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扩大20.9和5.8个百分点),虽然近期中央出台了一些利好政策,但预计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难以扭转负增长的局面。三是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受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下行以及我市三星等重点出口企业减产等因素影响,全市外贸进出口增幅均呈逐月回落态势,也是近年来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仅增长0.8%,增幅大幅低于去年同期16.5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和上半年3.7和2个百分点,也远低于省里下达的10%的增长目标。其中外贸出口增长5.5%,增幅低于去年同期8.6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和上半年0.9和2个百分点;外贸进口下降5.9%,增幅低于比去年同期28.1个百分点,低于一季度和上半年7.3和2.2个百分点。四是制约项目建设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项目受征地拆迁进度缓慢、用地指标难以落实、资金筹措不够到位等因素影响,推进进度较为缓慢,全市189宗重点建设项目,目前仍有59宗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低于50%,尤其是安排新开工的项目71项,只有30项开工建设,开工率仅为42.3%。10件民生实事中也有一些涉及改善城市交通条件的桥梁、道路、路口改造建设等项目进度缓慢。五、下一步工作建议为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建议重点抓好八项工作:(一)突出抓好经济运行调节。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督导。围绕完成全市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第一阶段目标和年初人大会确定的计划目标任务,进一步将主要经济指标逐月逐级细化分解,并加大督促检查和跟踪落实力度,确保全年各项发展目标圆满完成。二是加大经济户口的清理力度。抓紧研究制定推动“个转企”、“小升规”的工作措施和优惠政策,地毯式开展经济户口的清理入库工作,加快推动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规下(限下)企业转为规上(限上)企业,做大做优统计主体。三是加强宏观经济精细化管理。抓紧开发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各类数据全部纳入共享平台实施精细化管理和运用,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协调性、逻辑性和匹配性。四是防患市场风险。落实好前三季度社会形势分析会各项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市场风险,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二)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管理。一是加快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大对当前59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低于50%的项目,特别是41个还没开工建设的项目,逐个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创造条件,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二是加快推进2013年以来新立项投资亿元以上的514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336宗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争取年底前促成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形成产能;特别是对177宗尚未动工的项目,想方设法完善建设条件,争取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三是抓好在谈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快推进中广核惠州核电项目、中海油三期、信立二期、中科院CIADS和HIFA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以及京九客专、广汕铁路、深惠城轨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在谈项目的推进力度,尽快完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四是抓好招商选资工作。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出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产业项目落户。全力抓好招商选资项目落地建设,进一步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竣工率、增资扩产率。(三)突出抓好扩大内外需求。一是着力扩大内销市场。落实好惠州产品(济南)展销会签约成果,筹备办好第三届“云博会”,利用好年终岁末消费旺季,引导企业主动办好惠州车展、房展等各类促销活动,切实扩大消费市场。二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好中央最新出台的“央四条”良好机遇,主动做好正面宣传引导工作,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企业和市场供求稳定发展。三是着力稳定外贸进出口。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重点出口企业的挂钩联系制度,协调解决进出口企业运营中的各种困难问题。筹备办好惠州产品(南非)展销会、第13届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想方设法促进外贸进出口在惠报关出口,做好央企进出口在地统计回归工作,推动我市外贸进出口稳定增长。(四)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大力发展重点产业。实施好“产业培育计划”,加快发展壮大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当前重点要关注石化和电子两大支柱产业经营情况,推动我市工业生产保持稳定。二是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好全省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优惠政策,加快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三是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全面提升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以及各类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各类产业园区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四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全面承接好国家和省各项稳增长决策部署,落实好“新惠28条”、“惠42条”以及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等各项政策措施,常态化开展好“企业服务月”活动,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减轻负担。(五)突出抓好重点改革。一是抓好今年各项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1+6+1”系列文件的要求以及前三次市委改革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施工图”,加快推进388项重要改革任务,确保完成年度改革工作任务。二是抓好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文化惠民卡制度、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仲裁“两化”等已获批的全国改革试点工作,确保试出成效;积极做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等试点申报工作,争取更多国家和省改革试点工作在我市开展。三是抓好改革谋划。科学制订惠州中长期改革规划,着手谋划好明年改革工作要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任务和改革试点,推动惠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六)突出抓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加快编制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调查研究,理清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思路,抓紧编制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引领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试点工作要求,研究制定细化实施方案,抓好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努力试出经验,试出成效。三是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和县城扩容提质。加快市区市民公园、植物园、客运枢纽站等建设;推动惠东、博罗、龙门三个县城扩容提质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加快惠州环大亚湾新区和潼湖生态智慧区两大新区建设。重点推进环大亚湾新区三大起步区建设,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编制完成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总体规划,要充分发挥建设指挥部的作用,加大与军方以及省的沟通衔接,争取将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规划建设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七)突出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办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确保如期完成、办出成效,取信于民。扎实做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推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认真做好全国文明城市迎检准备工作,确保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加大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推进青年河、新开河等河涌综合整治力度,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工作,加快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大力推进“平安惠州”、“法治惠州”建设进程,进一步增进民生福址,提升惠民水平。(八)突出抓好明年各项工作谋划。一是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组织做好“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尽快启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为我市“十三五”时期发展谋篇布局,打好基础。积极争取我市更多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列入国家和省的“十三五”规划范围。二是要提前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第二阶段各项发展目标,及早谋划好明年各项主要发展指标计划安排、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十件民生实事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等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做好各项考核的准备工作。认真做好2014年度建设幸福广东、规划纲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考核的准备工作,争取再创佳绩。

广东惠州产业园区

广东惠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广东惠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招商中心
400-162-2002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获取园区招商政策资料

立即获取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投资咨询热线
400-162-2002
  • 招商引资政策
  • 工业用地招商
  • 租购厂房仓库
  • 其他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