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惠州市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策
发布部门: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2日
政策文号:惠府办函〔2023〕63号
有效性:政策是否有效未知,请慎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污降碳,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22〕25号)、《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交运函〔2022〕65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有关文件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目标,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综合施策的基本原则,通过强化基础设施高效衔接、推动运输组织创新、打造多式联运示范标杆、推动装备设施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措施,更好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优势,优化方式间衔接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整体效率,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交通贡献。(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5年,根据《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推进我市交通融合发展,总体形成承东接西、连南带北、顺畅安全、智慧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初步联通珠三角、辐射粤东北的大湾区交通物流枢纽,为惠州加快构建大湾区内外联动的战略支点、强化大湾区东部门户枢纽地位和打造全国南北新通道提供重要支撑,全市多式联运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运输结构更加优化,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铁路货运量、水路货运量、集装箱铁水联运量稳步增长,惠州地区沿海、沿江主要港口利用疏港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新能源汽车运输大宗货物的比例达到80%。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搭建多式联运通道。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力争到2025年,铁路、轨道:全面融入省和国家高铁网,铁路里程达52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达到375公里左右(含在建的深汕铁路、深惠城际);港口:惠州港建成“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重要枢纽,万吨以上码头达到40个或以上,港口吞吐量争取达1.5亿吨;民航:旅客吞吐量达到500万人次,推进惠州机场与仲恺、大亚湾、深圳和东莞东部地区以及高铁站的地面配套接驳交通设施建设,设立异地城市候机楼,同步谋划与深圳机场的轨道交通互联,实现与深圳机场快速换乘;综合枢纽:开展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重点问题专题研究,港口、机场、铁路等枢纽的货物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水平明显提高。鼓励现有汽车客运站优化调整,打造货运物流仓储、配送中心或城乡物流节点。打造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在机场内实现与轨道交通、城际大巴、市内公交的多式联运,进一步扩大惠州机场的有效服务半径。〔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惠大铁路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政府落实;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区)政府落实,不再重复列出〕(四)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网络。为实现惠州港大港战略,各主要港区要结合《惠州港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加快制修订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解决用地用海问题,为铁路直通港区、码头、堆场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惠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助力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及世界级石化基地,计划全市各重要港区实现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推动我市港口集群协同发展,拓展干线港国际航线和物流服务网络。探索惠州港与周边港口联动协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惠州港荃湾、东联、碧甲等3条公用航道施工建设,加快建设荃美码头、LNG码头、5万吨级液化烃码头、荃湾港区10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依托京九铁路的干线货运通道功能,利用惠大铁路连接港区的便捷性,提高铁路货运量,加快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研究。推动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提升与干线、支线铁路的衔接效率。推动港口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同步建设进港铁路并直达码头堆场。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及粮食储备库原则上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提升铁路货运枢纽能级,探索谋划开行国际班列,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网络。(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市交投集团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推进货运枢纽(基地)规划建设。研究依托惠州西站、惠州港、惠州机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打造具有“集全球、疏全球”功能的4大综合性物流枢纽,支持物流枢纽完善多式联运、便捷通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支持邮政快递中心与各大物流枢纽共建共用。推动在各县(区)规划布局具有“立足湾区、辐射全国”功能的7大物流基地,主要服务各县(区)一、二产业供销需求及大宗物流业务,与4大物流枢纽形成优势互补,作为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重要环节。统筹规划和优化整合若干(N)个末端物流站点,对枢纽和基地形成有力支撑,形成“4+7+N”三级物流体系,满足生产生活贸易物流需求。引入大型快递物流企业,完善全市快递物流网络,加快全市交通网络和物流、商贸体系建设。完成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研究工作,近期力争先行启动1—2处物流基地项目实施。力争市属国企主导与民营企业联合打造全域物流枢纽基地“一张网”+智慧物流管理“一平台”+投资建设运营“一主体”,打通流通体系与生产体系有效对接,促进以物流业为主的上下游资源整合,推动供应链全链条发展的实施要求。(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推动高标准建设地区性功能机场。按照省“3+4+8”运输机场布局,推进惠州机场规划建设,高标准建设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阶段推进干线机场建设,同步谋划空港经济区建设以及集疏运体系。按照飞行区4E标准,推进惠州机场飞行区扩建工程、惠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提升机场服务能力,配套完善货物转运、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布局建设空(高)铁联运场站。推进惠州机场客货并举,强化和提升惠州机场货运功能,合理布局货运设施,研究扩大货运服务区域,提升机场内货物运输的便捷性以及快速运输的高效性。规划发展空港物流园区,带动和吸引贸易、航空物流相关产业,打造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产业集聚、绿色生态的重要空港枢纽。支持邮政快递枢纽与省、市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共建共用。规划建设“3+7”工业园区配套物流基地,服务我市生产性货运物流需求。(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惠州海关、惠州机场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加快多式联运发展(六)创新组织模式。鼓励主要港区、铁路运输企业加大35吨敞顶箱使用力度。探索建立以45英尺内陆标准箱为载体的内贸多式联运体系。支持有条件的港区探索推进“船边直提”和“抵港直装”模式,鼓励应用“预渡柜”等模式提升联运效率。积极探索轨道物流发展模式,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充分发挥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络优势,发展生活物资水陆联运。支持有条件的港口和铁路物流基地开展冷链、危化品、国内邮件快件等专业化多式联运。提高港口多式联运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充分发挥惠州港物流节点的作用,提升铁水联运比例。规划惠大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实施惠州港荃湾港区、碧甲作业区、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加快东江河源至石龙航道扩能升级,推进码头配套原油管线、成品油管道等项目建设。推进惠州港口铁水联运、江海联运配套码头、锚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海陆空铁”多式联运无缝衔接。依托惠州港开展公铁海集装箱多式联运、大宗货物“散改集”运输,探索“内河+铁路+海运”的“水铁水”多式联运方案,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级示范工程。支持港口与铁路合作,将具备条件的内陆铁路货场建设为无水港,推动集装箱集疏运由公路向铁路转移。抓紧引进国际航运龙头企业,开辟更多国际海运航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优化内贸集装箱航线,协调外贸集装箱航线与内河水运实现运输联动。鼓励各县(区)协调发展国际班列,提升国际班列开行总体规模。(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水利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七)支持壮大市场主体。学习邻市绿色货运、多式联运创建验收的示范工程项目经验,探索建立标准化、可推广的多式联运运行体系。鼓励引导具备较好条件的港口、综合性物流企业等积极申报国家、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绿色货运项目。鼓励企业参加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推动提升相关企业的多式联运市场运作能力。鼓励港口航运、铁路货运、航空寄递、货代企业及平台型企业等加快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局、公安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开展货运“一单制”。宣传引导企业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货运“一单制”应用试点,支持有关行业协会和综合性物流企业构建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机制,应用集装箱多式联运运单,推动各类单证电子化,探索建立完善货物装载交接、安全管理、支付结算等规则体系。引导地方铁路、港口、船公司、民航等企业信息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粤商通、中国(广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建设多式联运运营平台,加强主要物流通道货源组织和运输资源整合,实现“一单到底、一票结算、一次委托、一口报价”。(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公安局、商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惠州海关、惠州港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深化调整运输结构(九)加快大宗物资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支持有关港口码头拓展提升各类物资集散能力,鼓励出台奖补措施,引导具备条件的工矿、粮食等企业将货物“散改集”,逐步将大宗物资中长距离运输转向铁路、水路,短距离运输时优先采用封闭式皮带廊道或新能源车船。支持相关县(区)、企业探索大宗固体废物公铁水协同联运。(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发展。支持企业依托港口、疏港铁路和珠三角高等级航道开展铁水、江海联运试点,构建供港澳民生物资绿色通道和联运专线,打造精品联运示范线路。研究完善无水港布局,探索研究建设集装箱近距离内陆港体系,不断拓展珠三角港口群面向内陆的铁路集疏运网络。鼓励相关航运、铁路、港口等企业加强合作,统筹布局集装箱还箱点。(市交通运输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牵头,市发展改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市交投集团,惠大铁路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五、提升装备设施水平(十一)推广应用标准化技术装备。加强惠州港自动化码头建设,推广智能卡口、无人集卡、智能理货、辅助机器人、货物智能识别、智能审图等新技术,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和监管智能化水平。支持航运、港口、铁路相关企业协同建设跨区域、跨运输方式的集装箱循环共用系统,降低空箱调转比例。支持有关企业探索在大型铁路货场、综合货运枢纽拓展海运箱提还箱等功能,提供等同于港口的箱管服务。积极推动标准化托盘(1200mm×1000mm)在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中的应用,推进优化邮件快件“上机上铁”流程,探索推动运输器具标准化。支持相关企业开展集装箱、半挂车、托盘等专业化租赁业务。(市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二)提升装备设施绿色化水平。支持在物流园区、钢铁、火电、煤化工、建材等领域培育绿色运输品牌企业,打造绿色运输枢纽。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港站枢纽规划建设充换电、加气(氢)等配套设施,推动完善港口码头LNG加注设施布局和供应服务体系。合理规划建设区域性内河水上服务区,推进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货运车船及新型载运工具应用,依托城市绿色货运配送试点等工作加大新能源货车应用规模,鼓励推动LNG单燃料动力运输船舶新建和现有运输船舶LNG动力船舶改建,鼓励加快铁路运输机车、设备电气化改造。(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三)加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支持铁路快运、空铁(公)联运标准集装器(板)等物流技术装备研发。支持多式联运、快速转运和智能口岸查验等设备研发应用。鼓励研发推广冷链、危化品等专用运输车船。鼓励研发应用智能集装箱、智能装车设备、自动转运设备、无人驾驶设备等智能技术装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局、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十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健全运输各领域的信用管理体系。开展跨部门、跨行业信用联合治理,加强信用评价、诚信宣传、信用奖惩。开展服务质量、运输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研究建立多式联运相关领域公共信息协同共享机制,推动多式联运数据信息安全有序开放。加快推动铁路市场化改革,促进铁路运输市场主体多元化,研究推进地方铁路、港口、航运等相关企业股权划转和交叉持股。研究组织开展网络平台道路货运线上服务能力评审工作,健全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货运市场。(市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五)规范收费和价格体系。落实减并港口收费政策,取消港口设施保安费的政府定价,将其纳入港口作业包干费子项,该子项收费标准不得高于原收费标准。规范港外堆场收费行为,逐步制定港外集装箱洗箱、修箱、验箱服务规则,按照标准减(免)港口货物港务费。按照省的政策要求,引导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进一步精简铁路货运杂费项目,降低铁路装卸收费标准。规范地方铁路和铁路专用线的线路使用、管理维护、运输服务收费标准,降低铁路专用线使用成本。支持铁路运输企业建立价格快速响应机制,简化价格调整流程,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与大型工矿企业等签订“量价互保”协议。(市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六)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健全完善物流保通保畅运行机制,切实保障煤炭、天然气、铁矿石等重点物资运输畅通安全。引导货运物流企业、货车司机建立互帮互助机制,推进“司机之家”建设,改善道路货运、邮政快递等从业环境。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裁量权,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执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切实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深入开展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落实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机制,推进路面治超和源头治超的综合治理。畅通“12328”热线等交通运输服务监督渠道,提升“12328”热线限时办结率。组织开展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绿色交通等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切实维护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邮政管理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落实落细任务分工,制定责任清单,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及时解决重大困难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举措落实到位。(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各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十八)加大资金支持。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争取和运用车购税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种渠道,加大对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订具体财政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牵头设立多式联运产业基金,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运作管理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效益。(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港口航空铁路事务中心、邮政管理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十九)加强用地用海保障。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国家对疏港铁路等重点项目用地等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物流枢纽、综合货运枢纽、中转分拨基地、铁路专用线、封闭式皮带廊道等项目用地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提高用地复合程度,盘活闲置交通用地资源。根据项目开发时序,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或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按规定使用国家指标保障项目用地。加大涉海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在符合海域管理法律法规、围填海管理和集约节约用海政策、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支持重点港口、集疏港铁路和公路等建设项目用海及岸线需求;对支撑多式联运发展、运输结构调整的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开辟环评绿色通道,依法依规加快环评审查、审批。(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十)完善发展政策。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对纳入多式联运、运输结构调整的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实施并联审批。将多式联运发展和运输结构调整纳入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规划政策,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鼓励各县(区)出台支持运输组织创新、降本增效、便利清洁低碳车船通行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县(区)率先创新推广绿色低碳运输组织模式,打造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市发展改革局、公安局、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广东惠州优惠政策
更多政策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博罗县福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11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11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11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博罗县石湾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12-11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东县白盆珠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9-18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博罗县麻陂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东县安墩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东县白花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州市博罗县麻陂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龙门县龙江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东县安墩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惠东县白花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2024-06-03
广东惠州产业园区
-
经济开发区工业园
广东-惠州-惠阳区
-
智慧创新产业园
广东-惠州
-
惠州沥林诚信兴工业园
广东-惠州
-
德泰产业转移园
广东-惠州-惠城区
-
惠州市大径工业园
广东-惠州-惠城区
-
惠州仲恺大欣集团工业园
广东-惠州
广东惠州招商引资
招商政策
投资流程
土地招拍挂
厂房价格
注册公司
优惠政策
广东惠州投资流程
外商投资
买地自建
厂房租赁
写字楼租赁
公司注册
优惠政策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立即获取